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何能入选“新基建”,成为七大板块之一?
所谓“新基建”,是一个相对概念,区别于传统基建的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土木工程。“新基建”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输变电网络建设、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板块。
“新基建”,不光是当下稳增长的重要力量,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新基建”涉及领域是兼顾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长期增加有效供给的最佳结合点,是迈向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的大国重器。
作为新型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充电桩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基本保障。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向好发展,选择电动汽车出行的消费者选越来越多,充电这一薄弱环节的问题越发凸显。 “近五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已经形成了规模化快速发展态势,相关行业政策、标准体系也已基本建立,但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尚未明确独立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力供应,特别是在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税收等方面缺乏与之对应的配套政策依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主任张帆表示,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基建”的发展,将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充电基础设施的产业地位,对加强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的支持力度、夯实我国新能源汽车能源供给保障明确了主基调。 “充电桩纳入‘新基建’是必然的,产业发展一定是集合行政、社会、企业等资源去共同推动。”特来电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特来电已经计划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
“本轮‘新基建’的启动相当于给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极大增强了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信心。”张帆表示,在“新基建”的指引下,或将加快已有政策的落地、推动鼓励新政策的出台。 适度超前、合理布局已成行业共识 近些年来,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其规模和增速均居世界首位。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超120万台,车桩比达3.5:1。 “目前的车桩比远低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的1:1的比例。”智充科技CEO丁锐表示,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销量的25%左右,保守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700万辆左右,配套的充电设施仍有很大缺口。 张帆同样也表示,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虽已经突破百万台,但对于未来千万级甚至亿级的新能源汽场而言还远远不够。“充电基础设施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跑马圈地’的阶段后已经回归理性,适度超前、合理布局的理念已经达成行业共识,未来充电基础设施将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市场规模将稳步增长。”张帆称。 丁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000万辆、车桩比1:1估算,需要的充电桩数量约为1880台。假设每台充电桩均价为1.5万元,将有2800亿元的充电设备市场空间;以单车年耗电量4000度估算,充电服务市场规模每年将达到约800亿元。
” 充电基础设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据了解,过去几年,充电基础设施行业除国网、南网、普天等少数几家大型国有企业外,民营资本占据了半壁江山,特别是地方性小微充电设施运营商众多。 “相比高铁、特高压工程,充电桩是一个全民可参与的项目。”丁锐进一步表示,“民间资本有很大的参与空间,并且有些地方只能是民间资本参与,比如商业地产、停车场和住宅社区,这些地方的土地所有权是市场化的,相应地也会商业化运作这些充电站,市场很大。提供优质服务成未来竞争关键 受益于“新基建”的启动,充电桩建设会迎来发展新机遇。但不可否认的是行业仍面临普遍亏损状况。
未来在建设布局上该如何侧重,才能促使行业良性发展? “‘新基建’对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行业都有积极影响。充电桩方面,会刺激建筑的充电配套建设,比如园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专院校,这些地方的充电桩建设会有较快增长。”普天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宇进一步指出,尽管有刺激作用,但提速不会特别强烈,运营商和投资主体还是会按需求、按节奏去建设推进,“前几年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经历过大规模超前建设,存在很多遗留问题,这也是目前很多充电运营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 充电桩行业发展的确绕不开盈利问题。对此,丁锐表示,随着电动车辆的增加,充电桩行业普遍会循序渐进地实现盈利,会从商用车,如出租、网约、物流车开始,再逐步释放到民用市场。 “行业将在优化设施合理布局、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运维服务水平、提高智能化水平、促进互联互通、保障充电安全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为新能源汽车能源供给保障提供坚实基础。”张帆进一步表示,随着行业发展日趋成熟,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优质的充电服务体验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 赵宇同样表示,只有提升了用户体验,才会反过来刺激需求。当前充电桩相关企业的运营能力亟需加强,不论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的网络管理,整个行业需要沉下来做精细化运营。“一方面是可以降低成本,避免‘摊大饼’式增长方式;另一方面,无论是老牌还是新运营商、大规模运营商还是小运营商,都能在精细化管理中找准定位。”赵宇说。